我们要埋下一颗颗铁树的种子——马石庄解读资助学生开展课余社会调查研究活动

  • 创建于 2011-06-03
  • 2290
 
【新闻网讯 记者李林、步凯报道】2011年5月24日,中科院研究生院下发《关于资助学生开展课余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的通知》,它由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基金会资助,将把参加80个项目的学生推向社会,研读“社会”这一巨大样本,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开展的诸多活动中,这类活动却是首次。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活动?目的何在?学校又希望能收到怎样的效果?研究生院记者团记者走访了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为我们揭开学校资助学生开展课余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的神秘面纱。
 
    一进马石庄副院长的办公室,第一个感觉就是:书多。桌子上、窗台上,就连地上也堆满了书,一本本落在一起,像是一个个小山丘,整齐、且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凭你们的感觉,你们对这个社会调查活动(的开展)有什么想法?”没想到,刚坐下,马石庄副院长先当起了记者,问起我们来。
 
  “我是比较关注这个社会调查活动的,因为在学校呆久了,对整个社会的情况都不了解了,就是想有一个了解的途径。也看自己在学校所做研究或者以后要做的东西能有什么方式和这个社会结合起来。”我们回答。
 
    马院长又追问:“这个题目你们感觉没感觉到和别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被这么一问,我们有点茫然,摇了摇头。
 
    “我们刻意的回避了一个词,一般的都叫社会实践,我们直接把实践拿掉了,叫调查。”马院长解释说,而对于做这样一种改变,马院长直接道出了目的:“实践和调查不一样吧?现在的社会实践已经变味了。名为纪念革命先烈,有学生去狼牙山,实际做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我认为,你要是12月份去狼牙山那算社会实践。你春暖花开的时候去,动机到底是什么?能体会到原来艰苦的感觉吗?现在平坦的石板路,能和原来的山路相提并论吗?我们要调查,让学生真正走到社会中去。”
 
“真知灼见一定来自于第一手调查,社会是最好的教科书。”
 
    我们了解到,社会调查活动,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还是第一次开展,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活动?我们提出了疑问。
 
    “同学们生活在一个逐渐富裕的时代,网络时代带来多元化的信息,同学们有了多元的价值判断,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问题——远离了这个社会。要通过我们的项目,推动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马院长说。
 
    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讲话,提出了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四个标准: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5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又复信北大支教团,要广大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学习”。
 
    “其实,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实际的经历是很难坚定的,有信念也是虚的,也很难高尚。”
 
    马院长认为,学生现在生活在不愁吃不愁穿的年代,但这一代人面临的挑战却并不比过去的人小,相反,可能更大。
 
    “这种挑战在于富裕、多元化、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怎么去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众多问题。这些问题没有答案。答案在哪?答案肯定在于你们这一代人手中,道路在你们脚下。除了要借鉴、要理论指导之外,最重要的在于要有一手资料,要从亲身的感受入手。”
 
    马院长强调:“真知灼见一定来自于第一手调查,社会是最好的教科书。”
 
“创新得到的,不一定是鲜花和掌声”
 
    “我们的学生,有谁愿意做小苗?”
 
    马院长把勇于创新的人比作待破土的小苗,“小苗的破土而出是要挣扎的。当人家在地上爬的时候,有人能飞起来,那是创新。你做机器人,我也做机器人,你的会翻跟头,我的会跳舞,这个没有本质区别啊,无非是那棵长的很大的树上开出来的小叉,创新,一定是一个破土而生的小苗。”
 
    是小苗,就不可能是自然而然的生长。创新是一件艰苦的事情,是一个要忍受比常人更多痛苦与寂寞的事情。“一个人最大的创新可能在他的有生之年都得不到承认。同时,退一步讲,最原始的创新也不是在最开始就得到承认的。创新得到的不一定是鲜花和掌声。”马院长说。
 
    我们的国家,要建设成创新型国家;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功夫在诗内,也在诗外。马院长认为,虽然现在总谈创新,但我们现在的创新,是经不住推敲的,只是知识的积累,远远达不到创新的目的。
 
    一走进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的大门,就能看到鲜艳的国旗下,一座巨石雕刻着的校训:博学笃志、格物明德。“我们科学院的学生在格物和博学方面比较强,而在明德和笃志方面还很弱。”马院长说,开展社会调查是要试图去做一种改变,改变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在教育上以知识为重点,与学生的成长相割裂的状态。“邓小平说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长期无人去解读伟人说这番话的寓意。失败在哪?我认为不是失败在没有培养出几个创新人才,是失败在没有培养出为国为民勇于创新的人才。”
 
    为国为民勇于创新,绝不是口上说说就能实现的。面对社会上人们更羡慕官二代、富二代这样的暗流,创新显得更加现实,需要更强大的奉献精神来支撑。
 
    生活的富足并没有卸下“80后”一代人肩上的担子,相反,却更像是在扁担的两头,压上了更沉重的砖头。“中国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你们去解决。没有甘于奉献的人,能解决贫穷问题吗?人才都往东走,恨不得飞过太平洋,奔到发达国家去,国家怎么办?民族品牌怎么有所成就?大家都孔雀东南飞的时候,你能不能往西部走?”马院长对创新提出了最现实的质疑,没有奉献精神,创新,一步都走不出去。
 
    “社会调查要做什么?就是让学生去接近社会,看一看现实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体会自己肩上的责任,挖掘出那可能为数不多但一定弥足珍贵有奉献精神的人。”
 
    “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直面阳光的人,总会在身后留下一片抹不去的影子,社会亦然,也有他的阴暗面。“一次社会调查要把这么多学生推向社会,面对社会问题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无奈,会困惑,甚至会有泪水,但,这却是我们希望看到的。”马院长说,他引用了一个学生听了他的报告后总结的一句话:“人最坚强的地方,一定建立在他心里最软弱的地方。”能从无奈、困惑、泪水中能走出来,他(她)便成功了,这个社会调查也成功了。坚强,是人性中克服了软弱最光辉的写照。
 
    “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这是列宁说过的一句话,也是马院长对学生的寄语。
 
    “同学们必须和人民建立感情,缺乏这些感情,就会对社会问题漠不关心,只会发牢骚。要知道,这个世界一定不是由几个愤青,发几句抱怨就能改变的,这种改变,一定是富有热情、责任感、脚踏实地的人来完成的。”
 
    马院长说,所有的真理一定来源于实践而非书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来不是几个大人物的理论,所有人都是这条道路的贡献者和践行者,例如安徽凤阳小岗村的那几个按手印的农民。上一辈人已经完成了使命,而“80后”这一代呢?“现在的教育让学生欠缺和实践结合、社会结合的机会,我们要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
 
“我们要埋下一颗颗铁树的种子”
 
    在学生身上寄予对社会、对人生如此高的厚望,那么,这次社会调查活动的结果,是不是也要承载出许多甚至可能是惊世之作?
 
    “不!”马院长说,“我们从来都没有寄希望于调查的结果,更不是对开展社会调查这个活动寄予厚望。调查的结果对于我们来说,未必最重要。贵在参与,重在过程”。一句话把我们弄糊涂了,难道开展社会调查的目的不就在此么?马院长笑着解释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试想,以我们学生现在的能力,做出的结果又能大到哪里去呢?但是,他们是成长的公民,未来是他们的天下!”
 
    马院长说,这次社会调查活动只是起“导向”作用,不重结果,而更看重学生在调查中的行为。“直接结果不重要,我们更关心调查的间接结果——培养调查的人。我们倡导的是一种方法,希望同学们不管遇到什么障碍都能走下去。”
 
    马院长推荐同学们读读《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是通过大量社会调查了解决中国问题,没有这些调查,不可能有后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对于调查的选题,马院长则希望同学们选择一些以小见大的问题。“我们不希望同学的选题大而无当,就是希望能做起来,同学们能走下去,去掉空话,真正反映出自己发现并关注的问题,哪怕它很小。”
 
    没有人能预见,社会调查的结果能收到如何实际的成效。80个项目中,又能有多少项目能够真正完成。完成的项目中结果又都是怎样的。“做社会调查,摸石头过河,有吓跑的,有冲跑的,但一定会有能过去的。”马院长说。
 
    “我们要埋下的,是一颗颗铁树的种子。”
 
     铁树,生长缓慢,历经十余年可开花,但,难得一见的花,很美……